江西省南昌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0640字。
江西省南昌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本试卷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l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生理活动的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不需要经血液运输就可发挥作用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而导致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失活
C.激素和神经递质一旦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分解而失效
D.激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种类完全不同
2.正常机体在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体内细胞会迅速合成一类热休克蛋白(HSP),如HSP60、HSP90等,它们具有多种功能,下图为其功能之一。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内HSP增加可提高细胞的抗侵害和耐热能力
B.热休克蛋白HSP60有将多肽加工成蛋白质的功能
C.热休克蛋白与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可产生蓝色反应
D.HSP的产生是高温等条件诱导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
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ATP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 B.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C.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D.各种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来实现
4.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等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
率关系
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反
应物浓度
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
适当升温所致
D.若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
5.可在同一细胞中产生的生命现象或物质是 ()
A.抗体分泌与特异性识别抗原
B.细胞分化与核DNA数增加
C.细胞癌变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增加
D.C6H12O6→CO2+H2O与CO2+H2O→C6H12O6
6.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B和b(位于X染色体)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现用蓝花雄株(aaX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1中的雄株仝为紫花。雄性中XBY、XbY为纯合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某紫花雌株基因型为AAXBXB
B.该蓝花雄株与另一杂合紫花的后代中1/4为纯合子
C.F1的雌株中50%表现型为蓝花
D.图中紫花形成过程说明基因可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7.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共识。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能有效减少空气中CO2含量的是 ()
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
B.用脱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作燃料
C.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面积
D.海水和淡水交汇处安装半透膜,利用水中电解质浓度的差异进行发电
8.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和乙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9.已知1- 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CH2BrCOOH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CH2BrCOOH+2OH—→CH2OHCOO-+ Br-+ H2O
B.25℃时,将20mL 0.1mol•L-1H2SO4溶液和30mL 0.15mol•L-1NaOH溶液混合,若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则混合溶液的pH为11
C.将10mL 0.1mol•L-1KAl(SO4)2溶液和10mL 0.2mol•L-1Ba(OH)2溶液混合,得到的沉淀中Al(OH)3和Ba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有下列关系:
c(CH3COOH)+2c(H+)=c(CH3COO-)+c(OH-)
11.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