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2980字。
2011届白鹭洲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33—41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实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C 12 Cr 52 H 1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
2.如果饮用水中被一种雌激素类似物污染,可能会导致下列哪种结果( )
A.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含量上升B.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上升
C.雌性个体分泌雌激素的量上升D.对雌性个体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促进作用增强
3.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可依次表示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时期的染色单体数、DNA数目、同源染色体对数
B.图乙表示两种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则杂交后代中新性状类型占的比例为1/4
C.丙图表示某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中A、a、B代表不同的基因,则该生物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D.丁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4.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
A.X轴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
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
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不改变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
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增大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
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提高
5.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有一半会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后代中AA、Aa、aa的比例是()。
A.3∶2∶1 B.6∶4∶1 C.4∶4∶1 D.8∶8∶1
6.下面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的能量。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鼠全部被消灭后,鹰至少获得0.01 Q1的能量
B.人类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第
一营养级的能量
C.可通过标志重捕法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D.当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7. 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所以通过化学手段可以识别、改造和创造分子
B、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定量研究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志
C、绿色化学是指以绿色植物为原料来源的现代新型化学工业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常用焓变(△H)来表示,△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乙烯、聚乙烯均可使溴水褪色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9.相对分子质量为86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以及分子结构中有三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数分别是
A.6:7和2 B、8:5和3 C、3:7和2 D、5:4和4
10.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3 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 mol电子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