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政治仿真试题(一)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4题,约4890字。
2011年高考政治仿真试题(一)
李涛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0年A国一件27元的M商品出口到B国,关税为8%,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7.7。2011年A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A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件M商品出口到B国的价格用B国货币单位表示为
A.164.66元 B.149.69元 C.138.6元 D.151.2元
2.“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新局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是
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 ②减少政府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支出比重 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格局 ④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3.2010年11月3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发出通知,全面叫停第三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并将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提至五成,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1.1倍。这意味着
①政府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规范市场秩序 ②合理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③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④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起,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实施绩效工资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 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
③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条例》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删去了旧有条例中令人敏感的“拆迁”,代之以“征收”。有“征收”,就应该有相应的“补偿”。透过这一字面改动,可以看出新条例更加突出房屋征收和补偿的规范、公平、合理。这体现了
①在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②人民的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 ③立法机关完善立法,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增强 ④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A.①② B.①④ C. ①③ D.②④
6.截至北京时间2011年3月2日23时10分,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已全部撤出,共计35860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一直牵挂着在利比亚的同胞的安危,在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在撤离行动中,中方履行人道主义义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约2100名外籍公民。上述材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中国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承担的责任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7.2011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重庆市监察局副局长杜黎明用诸多事例说明国家应强化以专家论证为重点的科学决策机制,并建议对于官员“拍脑袋”决策造成失误的追责机制须“给力”。上述材料说明
①正确决策是国家各项工作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够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 ③社会听证制度是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之一 ④追责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