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第三中学2005年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五、六单元测试卷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五六单元综合练习(二)
命题人: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三中学 严舒
一、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屋檐(yán) 阡陌(mò) 颤抖(chàn) 廿四桥(èr)
B.泥泞(níng) 溺死(nì) 殉情(xún) 责臣逋慢(bū)
C.短暂(zhàn) 盘桓(huán) 后嗣(cí) 少者殁(mò)
D.奴婢(bì) 舳舻(zhúlú) 匏樽(páo) 相与枕藉(jiè)
2、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士(古时指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天籁(古代的一种箫)
B.无以名状(说出) 因人而异(根据) 兴味盎然(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C.其又何尤(更加) 沐浴清化(蒙受) 旅食京师(在外地谋生)
D.形影相吊(慰问) 夙婴疾病(儿童) 善鉴万类(照)
3、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和蔼可亲 暗然消魂 自暴自弃 扬长而去
B.遮天蔽日 班门弄斧 按部就班 义不容辞
C.民生凋敝 稗官野史 英雄辈出 刚愎自用
D.出类拔萃 安装机器 并行不悖 部署已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实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 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预算即使制订得再 ,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假酒案。
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次网络短信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8、对下面各句的理解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采用比喻修辞、倒装的词语结构,在字里行间表现自己的爱屋之情。
B.“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连用四个比喻,点明小屋的位置、效果,前两个比喻显示出作者擅长捕捉美的形象,后两个比喻则用画家的眼光来审美,突出小屋。
C.“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了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赞美与热爱,也抒发了自己人格的尊严与豪迈。
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运用比喻,新颖独特地写出小屋的轻灵自由,翩然若舞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