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五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8710字。
湖北襄阳五中 2011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理科综合试题
命题:王静、阳木阶、何清 组卷:张德标
总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日期:2011年5月25日 上午9︰30~12︰00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用蔗糖、奶粉和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 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
C.应选择处于对数期的乳酸菌接种 D.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氮源
2.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H、O、N、P是ATP、染色质、RNA、NADPH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有核糖的是酶
C.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假设某基因控制合成两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数为a,则组成该基因的碱基个数至少为(6a+12)
概
念
图
1 照射到地球上的
总太阳能 神经元 免疫活性物质 生态系统
2 被初级消费者摄
入体内的能量 突触小泡 抗体 种群
3 地球上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总
能量 细胞体 淋巴因子 物种
选项 A B C D
3. 表1中所图示的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4. 在一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下列图示的实验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5.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D.若将甲中虹鳉和乙中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放射性警示的标志 B.硅胶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加碘盐通常添加了适量碘酸钾 D.燃料电池是把反应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7. 只需一滴,清水就能变高汤——一种颇为神奇的食品添加剂名为“一滴香”,在媒体广受关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食品添加剂,通常应提倡多加 B.食品添加剂有害人体健康,应该禁止使用
C.食品添加剂用得恰当,对人体不造成伤害 D.化学融入烹饪学,是人类文明的退步
短周期元素甲和乙,甲原子的最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