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一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7小题,约14070字。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第І卷 选择题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干燥度是指潜在蒸发量(指一时段内植物的蒸腾与土面蒸发之和)与降水量之比。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长时间持续的旱情。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的正确表述是:
A.分布无明显的递变规律 B.大体由南向北递增
C.由内陆向沿海依次递减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从数值上看,①、②两地的干燥度最大差值大体上介于0—15之间
B.②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又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较少,所以干燥度数值较小
C.③地附近地区等干燥度线分布比较稀疏,说明那里的干湿变化十分明显
D.④地及附近地区的干燥度数值较小,不利于天然林的生长与分布
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而获得热量,同时通过地面辐射的方式而散失热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向外辐射之差额,称为地面辐射差额。读右图三个地区地面辐射差额的年变化图,回答3-4题。
3.关于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条曲线所代表的地区均位于南半球
B.曲线③所代表的地区地面辐射能的收入始终小于支出
C.三条曲线中所代表的地区纬度最低的是曲线②
D.三条曲线中所代表的地区纬度最高的是曲线①
4.一日内地面辐射差额由正值变为负值的时间一般在每天的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图3),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
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因为经济发达,甲地区
损失率最大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强度小
6.据图3,推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图4中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7—9题
7.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8.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