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奏响合作之曲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和谐奏响合作之曲
[引语]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人的合作精神。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作学习方式的推广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教师把"合作学习"引到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许多教师的不科学的操作,使合作学习一度偏离了新课改精神的轨道。下面,我就这话题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激发兴趣 提高自信 学会合作 培养竞争意识 合理分工 独立学习 关注全员 准确定位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1)合作学习激发兴趣
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并且强调,只有愿意学习,才能学得好。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能感到学习是具有意义的。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习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创作、 表演,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教《两小儿辩日》一文时,要求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两人扮小孩,一人扮裁判孔子,用文言进行辩论,由朗读到脱离课本。经过演练,从中推选出三组在全班进行辩论赛。一小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字正腔圆,语气强烈。一小二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次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节奏明快,针锋相对。孔子曰:吾不能决也。双方斗为平局,不分胜负。”“哦!”全班发出热烈的喝彩声。我接着说:“孔子当年判平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