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本利
地址:安徽省砀山县第三中学
邮政编码:235300
电子邮箱:wangbli@dssz.org wang_bli@sohu.com
细节处宜细思量
——从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诗词鉴赏题说起
请看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诗词鉴赏题: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本题考查点是学生对细节描写在诗词中作用的理解。全诗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就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人在写家信时深感乡思情切,由于“意万重”而觉得无从下笔,由于时间“匆匆”,担心有些话说不清楚,交代不周全,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似乎有点“书被催成墨未浓”的意味。书成封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看。“开封”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正是“临发又开封”这一富有包孕性,耐人咀嚼的动作,使得这句诗具有了穿透千古的力量。这一细节写得非常细腻,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却韵味犹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所以《唐诗别裁》认为这首诗“亦复人人胸臆语,与‘马上相逢无纸笔’一首同妙。”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更是推崇备至,以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诗词鉴赏题考查细节描写在2000年语文高考中就出现过:
8.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参考答案:C
由以上两题可知,我们鉴赏古典诗词时,细节处宜细思量,如果能抓住精彩的细节,将对领悟诗词的主旨大有裨益。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说,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细节的恰当运用,往往能使作品产生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此所谓“细节描写须细,细节作用不细”。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试析数例,谈谈细节在诗词中的作用。
1. 细节刻画心理,细致入微
赵师秀的《约客》之所以出名,与诗中的一个流传千古的“细节”大有关系。本来“有约不来过夜半”似乎已把期客不至的情形写尽。但末句的“闲敲棋子”却使得本诗有了“一语天然万古新”的神奇效果。“闲敲棋子”本是诗人的一个动作,联系上文的“有约不来过夜半”和下文的“落灯花”,仔细体味,约客久候不到,灯蕊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正是这个动作将诗人那焦躁而又期望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孤身一人,无法下棋,所以是“闲敲棋子”,“闲”说明了无聊,“敲”点明了苦闷,隐含着诗人焦躁而失望的情绪。故“敲棋”这一细节,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十分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