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五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5月高三理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9题,约12500字。
太 原 五 中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5月)
高 三 理 科 综 合
出题人:李桂荣 杨喜义 刘志强 校对人:李桂荣 杨喜义 刘志强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蔗糖
B.从遗传物质控制遗传性状特点看,一定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甲、乙、丁
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
D.在植物细胞中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
2. 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3. 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的关系如图。与此原理最相近的事实是
A.一般生长在背阴处的植物叶肉细胞所含叶绿素比生长在向阳处的要多一些
B.鼢鼠长期栖息在土壤潮湿、疏松的洞中,视觉极不发达
C.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
D.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4. 2010年4月5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件,被困的153名矿工有115名首先奇迹般获救,并有显著的生命特征。被困期间,有关他们体内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困期间,可通过调节尿量来保持水分平衡
B.获救后,仍有生命特征,说明血糖仍保持平衡
C.被困期间,他们体内对血糖含量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胰岛素
D.体重均减轻,主要原因是组织蛋白和脂肪的分解利用
5.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6.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由于出现环境阻力,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不再增加
C.种群增长不受种群自身密度的制约
D.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7.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H=-57.3kJ/mol
C.H2S电离的方程式为:H2S 2H++S2-
D. 标准状况下,1.12L 和1.12L 均含有0.1 个氧原子
8.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可能包括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ClO -+SO2 + H2O == HClO + HS03 –
B. 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AlO2- + CO2 + 2H2O = Al(OH) 3↓+ HCO3-
C.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
2MnO4-+ 5C2O42- + 16H+ = 2Mn2+ + 10CO2↑+ 8H2O
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 ,恰好使SO42- 沉淀完全:
2Al3++3S04 2-+ 3Ba2+ + 6OH - == 2Al(OH)3↓+ 3BaSO4↓
9.常温下, 溶液与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pH<7,则下列有关此溶液的叙述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