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小题,约6000字。
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丞相为百官之长,秦和西汉前期,丞相的主要职责是
A.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B.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C.对重大军政事物做出决策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2.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主要说明秦汉时期的特殊地位在于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C.周边政权完全臣服于秦朝和汉朝 D.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3.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反映的是
A.政论思想B.伦理道德规范C.教育思想D.为人处事的标准
4.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这表明
A.美德的本性是知识B.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C.认识你自己D.人是万物的尺度
5.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是
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地形成
C.海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6.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7.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之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入中国
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
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8.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飞跃”指的是
A.超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C.增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D.坚决反对封建专制
9.中华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写道:“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
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拥护B.清末新政,改善民生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D.清朝皇室交出土地分给农民
10.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指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B.选举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C.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1. 四川省达州市档案馆珍藏着的一个革命文件,其上端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供谷证”,下为红色的“乾谷伍拾斤”5个大字。盖有“主席毛泽东”及“财政人民委员部部长林伯渠”两枚红色印章,全部为繁体字。下列各项表述中与该证透露的信息相吻合的是①该证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②该证使用时国共两党正合作进行大革命③该证见证了农民对抗战的支持④该证体现了人民军队处理军民关系的原则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2010年7月7日,抗战大画《浩气长留》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出,93岁的台湾原“行政院长”郝柏村致辞说:“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这里的“站起来”的含义是
A.中国从此摆脱了东西方列强的侵略B.中国开始扭转任人宰割的衰败局面
C.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之路D.中国从此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强国
13. 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