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四地六校联考2010-2011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全科试题(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综合资源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5/9 17:2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文.doc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地理.doc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doc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doc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生物.doc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理.doc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英语.doc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doc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政治.doc
  “华安、连城、永安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四地六校联考
  2010-2011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1.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校名、班级、姓名、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左边的密封线内。
  一、古诗文阅读(42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9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3)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____________,不处也。(《论语•里仁》)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6)乐民之乐也,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______,敬人者______。(《孟子》)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7题(27分)
  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二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孟子•告子上》)
  2.下面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由外铄我也       铄:渗入
  B.其所以放其良心者     放:丢失
  C.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    尝:尝试
  D.操则存,舍则亡      操:拿,拿起来
  3.下面几组句子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恻隐之心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是以若彼濯濯也      开琼筵以坐花
  C.旦旦而伐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则其夜气不足以存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4.下面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仁义礼智是人所固有的美好品质,只是许多人没有想去发扬这些品质。
  B.牛山上的树木本来长得很好,因为人们的砍伐而变得光秃了。
  C.人们看见一个人如同禽兽,就容易认为他从来没有过良好的品质。
  D.人们失去了良心,就会天天到牛山上砍树,导致山变得光秃。
  5.翻译下面句子(9分)
  (1)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4分)
  (2)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5分)
  6.结合选文谈谈你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加强个人修养的途径。(3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