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全科试卷(8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doc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doc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试卷
说明: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共11页,第Ⅰ卷1至11页,为客观选择题,请将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作文,请写在作文纸上。2.作文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90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聚落形态,是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作为一种宏观的地理现象,又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它所代表的文化现象,被称做“城邑文化”或“防御文化”。据已公布的考古资料,在我国迄今发现的40余处史前城址中,郑州西山仰韶城址的年代较早,它堪称“中原第一城”。
西山城址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雏形城市”。早先,在论及中国文明起源时,人们往往把目光投向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女神庙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高台土冢”,而今中原地区黄河之滨仰韶文化城址面世,使我们从西山古城高峻的城垣上空,看到华夏文明的新曙光!以西山古城为代表的圆形城址,属于从仰韶文化早中期的环壕聚落到龙山时代方形城制的过渡形态。仰韶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平面大都略呈圆形,如西安半坡遗址。西山古城上承半坡圆形村落形式——被称“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圆形城,堪称我国圆形城的滥觞。
城作为一种“防御文化”设施,借各种寨堡、沟洫、障壁、栅栏来防卫居住区。仰韶时代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原地区氏族和部落间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战争日趋激烈,为了防御外来入侵,以城垣环围的西山城堡应运而生。
1.下列对“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聚落形态,是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
B.城作为一种宏观的地理现象,又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
C.它所代表的文化现象,被称作“城邑文化”或“防御文化”。
D.郑州西山仰韶城址的年代比较早,它堪称“中原第一城”。
2.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论及中国文明起源,过去人们把目光投向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女神庙或者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高台土家”都是错误的。
B.西山古城属于从仰韶文化早中期的环壕聚落到龙山时代方形城制的过渡形态,它不具备“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特点。
C.仰韶时代晚期,为了防御外来入侵者掠夺财富,人们以城垣环围城邑,西山城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D.西山城址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雏形城市”,它作为文化现象,不能体现“城邑文化”或“防御文化”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幽 径 悲 剧
季羡林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
这是一条神奇的幽径,而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茫茫燕园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