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5240字。
《将进酒》学案
经开区实验中学 张华英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中蕴涵的感情,从而了解诗人复杂的感情及自我形象。
2.探究诗人狂放不羁的内在原因,体会本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
[学习方法]
诵读法,通过初读、研读、赏读、美读等方法在诵读中品味作者的情感和形象,体会本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
[学习重点]
赏析诗人复杂的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诗人情感的核心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出韵律(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2、指明读,读准字音、节奏!(随机正音)(点评)
3、齐读,指导朗读
4、思考:这是一首叙事诗,还是抒情诗?讨论、商量句子该怎么读才能读出味道。
三、研读明诗情(明确作者表达的情感)
1、谁请谁喝酒?
2、为什么喝酒?你能不能从诗中找到答案?
3、请同学们再读诗歌,联系李白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人生理想,结合诗句分析:诗歌写了作者哪些情感?李白到底有哪些愁?
⑴请依次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的词语并填写下列空格:
作者情感变化:( A ) ( B ) ( C ) ( D )
⑵结合课文句子,依次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情感 原因 句子
A:
B:
C:
D: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这一年,李白已经51岁,八年之前,李白到长安寻求功名,进入到统治中心以后,他原本以为能够干一番事业。然而现实却不容许他这样做,所以现实的政治遭遇使他郁郁不得志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
⑷本文的感情基调:
4、何以解愁?
①李白他们是怎样喝酒的?请找出有关喝酒的诗句,并说说都喝得怎样?
明确: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