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揭阳一中高二文综政治科阶段考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5760字。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揭阳一中高二文综政治科阶段考试题(90届)
命题人:林小曼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哲学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 为圆锥曲线。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上述结论表明
①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②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3、“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 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4、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
用思维证明自然
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验
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
但景象不断变幻
大自然在微笑——
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
——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
B.摸清“大自然 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 感知
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
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
5、“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6、“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这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明,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 )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集先烈们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这启示我们要 ( )
①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重视做好量的积累
A.①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