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遥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3题,约4290字。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陈晓华 审题人 李延红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 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
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贵族
2.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3.伯里克利认为:只靠两只手臂提供劳力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积极参加国家事务;这些人不能算作是积极公民(希腊语polites),而是私人(希腊语idiotes)。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是
A.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民主 B.不存在任何不公正的民主
C.从事脑力劳动者的民主 D.雅典居民的直接民主
4.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县的地位比郡高 ②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
③县的出现比郡早 ④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赐爵制的开始 []
B.使宗室贵族失去授爵机会
C.宗室贵族仍可“衣食租税”,保留军籍
D.使秦逐渐成为“虎狼之国”
6.北魏统治者为解决“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三长制 C.移风易俗 D.实行均田制
7.有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这主要说明
A.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8.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 下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