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说课稿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80字。
《都江堰》说课稿
一、说教材。
《都江堰》是鲁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文明的踪迹”的一篇,文章看似在写“都江堰”,其实作者想通过“都江堰”表现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洞察,是赞扬李冰冰清玉洁的人格,赞扬一种勤政为民的价值观,以鉴古知今为目的,将学生带入一种思考文明古迹里暗含的人文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政治理念的深沉境界,让学生了解李冰的人格,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它的可读性和教育意义都不可忽视。
二、说目标
高一学生经过了半年的过渡,基本成了一个真正的高中生,对一些东西能够理解到了,但是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欠缺,针对这一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A、知识和能力:运用学案掌握课文中的基本字词,品味文中富有意蕴的散文语言,提高对散文语言的感悟能力。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李冰造福民众、生死为民的政治走向与冰清玉洁的人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
C教学重点:品读散文语言,揣摩思辨性语句,提升审美境界。
D教学难点: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写李冰,学习李冰不期留名却流芳千古的政史观。
三、说学法
根据高校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目标,我制定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情境法——图文并茂,情境激趣 利用多媒体的效果让学生了解都江堰,激发学生了解都江堰的兴趣。
合作法——讨论解疑,重点突破 小组合作会解决一些难题,在讨论中也可得到升华。
探究法——个性解读,想象迁移 如果讨论是大家的共同智慧,那探究应该是个性的展示,让学生在探究这个环节有所收获。
四、说过程
本课需要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1、第一个环节:新授课需要一个激趣,我称它为激趣环节,这一环节来将学生带入既定的氛围,《都江堰》是一篇文明古迹的文章,文明古迹本身就蕴含着个性的魅力,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开端,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文明的碎片:莫高窟、圆明园、长城、兵马俑,并让学生说说感受,然后把“都江堰”的图片再展示给大家并由此引出“都江堰”。明确:若果莫高窟、圆明园留给人的是惊叹和感伤,长城、兵马俑留给人的是壮观与感慨, 那么都江堰给人的是给养和感动。
2、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学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