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1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科综合能力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9小题,约6720字。扫描答案。
甘肃省2011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科综合能力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中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其余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沿36°N地形剖面图的一部分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3题。
1.有关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年降水量大于b地 B.b地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
C.b地为地中海气候 D.冬季降水b地多于a地
2.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 B.乙地河流含沙量较大
C.两地河流流程短、水能丰富 D.乙地河流流域面积小
3.与甲、乙两地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植被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下表为A、B、C三种地理事物对应产品的市场价格与成本统计。根据该表回答4~5题。
产品生产成本
(元/吨) 产品运费
(元/吨•公里) 产品市场价格
(元/吨)
A 3a b 5a
B 4a 2b 7a
C 5a 5b 10a
4.若A、B、C代表某城市郊区的三种农作物,为使产品的销售收益最大,则作物B与市区的最佳距离为 ()
A.a/b—3a/2b B.3a/2b—2a/b C.a/b—2a/b D.2a/3b—a/b
5.有关A、B、C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的是 ()
A.花卉种植、果树栽培、粮食生产 B.小麦种植、乳牛饲养、花卉种植
C.电子工业、纺织工业、煤炭工业 D.电力工业、瓶装饮料、化学工业
读下面的某区域等值线图,回答6—8题。
6.影响图示区域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 C.地形特征 D.大气环流
7.图示区域等温线在120°经线附近发生明显弯曲,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东南季风 C.洋流因素 D.地面状况
8.目前,该地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公里的“奶牛带”,饲养着数百万头奶牛,在这条“奶牛带”上分布着很多家乳品加工企业。影响该地乳品加工企业分布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
A.市场 B.科技 C.劳动力 D.原料
假设弧线AB为晨昏线的一段,A地地方时为7:00,B地地方时为19:00,C(70°N,15°E)点为弧线AB上纬度最高的点。据此回答9—11题。
9.有关各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位于北半球 B.A、B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C.C为AB的中点 D.A、B两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10.有关此时的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长江口附近盐度最高 B.天山放牧的高度上升
C.亚马孙平原高温多雨 D.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11.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则 ()
A.与A地属于同一天的范围多于一半 B.北京的物影朝向为西南方向
C.AB与赤道的交点为(0°、105°E) D.B点位于C点的东南方向
12.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动物的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下面关于十二生肖与古代文明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B.畜牧业是农业的基础
C.有利于安排农时,发展生产 D.家禽饲养,自成体系
13.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
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 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
C.使礼乐受到普遍重视 D.使中国社会分裂动荡
14.东汉时期,察举选官的制度逐渐发生变化,以门第族望为主要依据。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宦官把持选官大权 B.丞相垄断举荐官吏大权
C.地方豪强势力强大 D.地方官吏回避本籍任职
15.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版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考据之学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中国古代货币史研究者认为:唐初“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为以后历代铸币提供了范式。这一范式的含义是 ()
A.以铜为主要材料 B.不再标明重量
C.采用圆形方孔形状 D.以皇帝年号命名
17.人口迁移是一种历史现象。中国古代人口迁移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各民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人口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下列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促进了中国境内新的民族形成的是 ()
A.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
B.秦始皇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
C.黄河流域人口迁移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D.唐朝至元朝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
18.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谬》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该诗反映了 ()
①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②作者提倡使用国货
③民族资本主义此时发展艰难 ④作者反对机器生产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9.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历史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20.“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当年为民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