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阅读观”下的教师素质和教学模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17 12:1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对话阅读观”下的教师品质与教学模式
天台实验中学  张 薇
摘要:本文阐述了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之一的教师担任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重要角色,必须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养以及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阅读教学环境,建立一种感性、探究、多元的阅读模式,从而在阅读中成就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阅读  对话   教师素质   教学模式
对话,《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同时,对话也是由海德格尔奠基并由伽达默尔创建的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这些西方哲学家那里,“对话”被赋予“存在论”的意义,认为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对话”的关系,亦即“你——我”主体间共同参与并相互影响以至相互造就,使对方的存在成为自我存在的前提。引入教育、教学还是新近的事,而新颁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阅读教学任何一方面的对话都应该是交互并彼此敞开,学生就是在这种活动过程中体验生活,建构意义,达成语文素养的。
对阅读教学的对话可以理解为下图:
学生
文本
教师
在这里,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又围绕着文本展开对话,三者交互对话,形成了复杂丰富而且生动活泼的对话场。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来完成文本意义的建构。主线应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学生是文本的阅读主体,围绕着主线的则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这种对话式阅读的本质就是读者与文本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彼此将心灵与胸怀彻底敞开进行道德人格、知识文化、情感体验上的交流和撞击,从而产生灵光与火花,促使读者身心感到愉悦,产生道德人格上的净化提升、知识文化上的拓展深化、情感体验上的感染升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