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1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9小题,约11450字。
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1年4月22日上午9:00~11;30]
绵阳市高中2011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 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 2题。
1.作为生态城市规划,与图中①②⑧④功能区对应的应该是
A.工业区、绿地、商业区、住宅区 B.绿地、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地、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
2.有关该城市功能区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厂位于堀市河流上游,污染水源
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C.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D.④功能区的布局遵循了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下图为116°E经线的一段L。读图完成3~4题。
3.经线L段最可能跨越的纬度是
A.20°N至25°N B.28°N至34°N
C.32°N至38‘N D.30°N至35°N
4.有关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地跨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B.图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主要是一年三熟
C.大别山南北两侧山麓地带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D.春旱是影响本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下图是四种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力结构图。读图完成5~6题。
5.甲类企业最可能是
A.印刷厂 B.水产品加工厂 C.早期钢铁工业 D.飞机制造厂
6.下列地区工业发展道路符合由乙类向丙类转变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辽中南地区
C.“硅谷” D.鲁尔工业区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7~9题。
7.甲国近期发展中,解决能源短缺的最好措施应该是大力
A.开采煤炭 B.开采近海海底石油
C.建设水电站 D.建设核电站
8.与欧洲西部相比,乙自然带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轮廓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