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含并列成分的病句“七看”
陕西兴平市华兴中学 田宗昌
含并列成分的病句,其并列成分之间往往以顿号或连词“和”“以及”等作为形式上的标志。这类病句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和干扰性,许多同学对此往往不易作出准确判断。下面介绍的“七看”,或许能对大家诊断此类病句有所帮助。
一看并列成分之间关系是否失真。根据逻辑上的要求,几个并列的概念,其关系应当是平行的,处于同一级别,即它们之间不能有大小、种属之别,亦不得有交叉现象,否则,就会因关系失真而产生语病。如:
①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2000年全国高考题。这句中的四个并列成分之间有两处关系失真:一是“报刊”与“杂志”,“报刊”就是报纸和杂志,它是大概念,“杂志”这个小概念自然不能与之并列。二是“报刊、杂志”与“一切出版物”,前者是种概念,后者是属概念,二者并列,显然不合逻辑。)
②日场听众大多是退休职工,晚上还有青工、教师、学生和妇女。(该句的四个并列成分中,“青工、教师、学生”是按职业分类的,而“妇女”则是按性别来划分的,分类标准不一,必然出现交叉重叠现象,导致语言不准确,表达欠严密。)
二看并列成分之间性质或类型是否一致。一般而言,几个并列的成分,其词性、短语类型及语法上的特点应相同,不然就会出现病句。如:
③这一次的获得成功是由于校方的大力协助和参加者事先有充分准备。(“校方的大力协助”是偏正短语,而“参加者事先有充分准备”是个主谓短语,二者在结构形式上不对等,因而不宜并列。可将“校方”后的“的”字删掉,或将 “有”换成 “的”。)
④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 “政治常识”是名词短语,而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动词短语,二者性质不同,不能并列。应在 “政治常识”前加上“讲解”之类的动词,使它也成为动词短语。)
三看并列成分之间意思是否重复。并列成分之间如果语意重复,就会造成叠床架屋,使句子产生罗嗦冗赘之病。如:
⑤希望这种受到大家欢迎的制度在短时期内不致成为不合时宜的、过了时的东西。( “不合时宜”就是 “过了时” ,二者并列连用,显然重复累赘。)
⑥自从开展整顿校风、整顿班风、整顿学风以来,学校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从来没有过的”与“空前的”意思完全相同,并列连用,实属无意义的重复。)
四看并列成分之间语序是否合理。有些并列成分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有的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