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寿宁一中2011届高三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一)
- 资源简介:
共42小题,约10990字。
寿宁一中2011届高三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一)
(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
第I卷 选择题 (共1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某山地的一次特大暴雨雨量与海拔
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图揭示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B.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C.海拔高度对降水的影响不大
D.先是随海拔升高降水大致增多,超过一定
高度后大致是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2.影响图中降雨量从山麓到山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山地的海拔高度 B.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C.前段是山地的海拔高度,后段是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D.气温的高低
右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10-11题。
3.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丁 B.甲、乙、丙
C.丙、丁 D.没有纬度相同的地点
4.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
图3为某地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5~7题。
5.该地的地形类型及地质构造是
A.山地及向斜 B.盆地及背斜
C.丘陵及向斜 D.平原及背斜
6.关于Q处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Q处为含油层,储油构造良好
B.若Q处为含水层,水井出水量大
C.若Q岩层为石灰岩,不可能找到化石
D.若在Q处修建地下隧道,工程不易倒塌、渗水
7.该岩层的形成先后顺序是
A.中心先沉积,两翼后沉积 B.两翼先沉积,中心后沉积
C.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 D.左侧先沉积,右侧后沉积
近几十年来,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图4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气温距平反映实际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差异状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0.2℃)。读图完成8~9题。
8.导致图中气温距平增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的变化 B.城市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