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的掌纹》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2820字.
《左手的掌纹》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 训练学生筛选信息能力
2、 训练学生理解重点语句含义的能力
3、 明确 书序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FLASH《乡愁》。
【一是因为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处于昏沉状态,生动的音像给学生以刺激,来调动学生的情绪,进入情境。二是余光中首先是一位诗人,一位著名的诗人,《乡愁》是其代表作,写诗是他的“右手”,为后面说散文是他的“左手”作铺垫。】
2、学生简介余光中及学过的作品。
【强调学过的作品,一是为巩固,更主要的是学过的两篇都是散文:《听听那冷雨》《假如我有九条命》,散文创作多了,就要成集,这正是这本《左手的掌纹》的来历。】
3、投影《左手的掌纹》一书的封面
【多媒体的作用应是画龙点睛,投影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引起学习的兴趣。】
4、简说 序及其作用。提问 专题名“管钥在手”的意思。
【把文本放到专题中学习,不至于突然和零碎,“管钥在手”是对序之作用最准确的概括,这也是学习本文的一个目的。】
5、投影08考试说明中阅读部分的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能力、训练学生理解重点语句含义的能力。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应试,但应试能力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教学有明确的指向,会提高教学的效益。本节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筛选信息,如何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目标不仅要明确,而且要单纯。目标不清,教学会失去方向;目标太多,使课堂杂乱。】
6、本课共有两大部分,各写了什么。学生发言,教师修正。
【教学需有整体感,这也是初步筛选信息。】
7、筛选第一部分具体信息---余光中的生平。
【抓住细节:他的出生年月日及“广义”、“快慰”的含义,以体现教学点:理解重点语句含义的能力。强化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语义。教学不仅要整体把握,更要能深入进去,有时一个小的细节,可以大做文章。比如这一节余光中是哪一天出生的,是重阳前,还是重阳这一天,或是重阳后,学生不仔细阅读和推断,是答不出来的。抓住文中的“重九前一天”和“翌晨”就可以得出答案。对“广义”的理解,学生颇费周折,但不可见难了,教师就自己说,越是难的地方,恰是关键处,正是在这样的关键处,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
8、筛选第二部分信息。
让学生简述生活中“掌纹”的意义。
【词语常有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等,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就本课而言,前者是形象的,后者是抽象的。中医可以通过手掌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平时生活中对掌纹也有很多的说法,学生自己也有一定的积累。“掌纹”有一叶知秋的作用,这正是余先生把自己的书名叫做“左手的掌纹”的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