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教案18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编号〔 〕日期 / / 课题:【读《伊索寓言》(一)】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
2、研读作者关于九个故事的议论,解决疑点。
【教学重点】
读懂九个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主要反映了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丰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集,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后代作家常引用其中的故事,或为重新创作的题材,或为抨击暴政、敌人的武器。在我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有一位出色的作家----钱钟书,他读了《伊索寓言》,并对里面的九个寓言故事进行了别开生面地解说。今天我们就来研读这篇文章。
二、研读讨论
〔一〕初读全文,思考总体结构
提示:本文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读后感,没有按照“引述材料----提出论点----论证论点”的结构模式。
明确: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2两段,谈自己对“两类人、两种关系”的看法。第二 部分为第3到第12段。借《伊索寓言》里九个故事联类引申,洞烛世相,—一纠正浅薄的见解,表达作者独到之见,是全文的主体。第三部分为最末一段,谈自己对“儿童是否可以读寓言”的看法。
〔二〕对九个故事进行研读、解决疑点(思考:寓言的原意是什么,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
1、蝙蝠的故事
明确:原意是讽刺没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附炎趋势,仰人鼻息,毫无原则可言。新解是现代人比蝙蝠更狡猾、更会伪装 。
2、蚂蚁和促织的故事
明确:原意是讽刺只图安逸,只想不劳而获的人。新解是现代人 靠“吃”文学家养活自己 。
3、狗和自己的影子的故事
明确:原意是讽刺贪婪和多疑。新解是现代人无自知者不知其丑 。
4、天文学家的故事
明确:原意是讽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心想往上爬却必然摔跤的人。新解是现代人脱离实际、不顾一切,目空一切向上爬,惨败了还要找借口自欺欺人。
5、乌鸦的故事
明确:原意是讽刺伪装者,它惹起众怒,下场可悲。新解是现代人用“要丑大家都丑”的劣法为自己遮羞。
6、牛跟蛙的故事
明确:原意是讽刺不自量力、夜郎自大的人。新解是现代人扬短为长,自以为美的自怜自赏。
7、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
明确:原意是讽刺贪婪,讽刺急于求成。新解是现代人利令智昏,欲利反失。
8、狐狸和葡萄的故事
明确:原意是讽刺狐狸得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以此自我安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心存嫉妒,便说那成就并没什么了不起。新解是现代人说甜是苦,独占好处。
9、驴子跟狼的故事
明确:原意是赞扬驴的机智,讽刺恶狼的愚蠢可笑。新解是现代人道貌岸然,名不副实。
提问:作者对每则寓言的看法和态度是不一样的,哪些是从寓言引申的,哪些是直接反对的?(文中的提示词语)
明确:引申 :2、3、4、5、8 ;反对:1、6、7、9。
〔三〕小结:
本文一大特色就是作者对九个寓言作眉批式的翻案。所谓“翻案”就是一种逆向求异的思维方式。顺向思维,是在前人的认识或在一般人的观点的基础上再向前一步而求新、求深;逆向求异则完全不同,它不走常规之路不落俗,而是从题目着眼,或从一般人所已了解的观点、说法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背道而驰”地去确立主题,以表达不同凡响的认识和看法。逆向求异的立意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具体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