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课堂教学实录2
- 资源简介:
约6750字。
《祝福》课堂教学实录
许国庆
(铃响)
师:上课。
生:起立!敬礼!
师:请坐!昨天我布置大家回去预习,现在我请两位同学上前来做个练习,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相应的汉字(打出幻灯:寒xuān 神cǎi 穴位 炮烙 朱拓,指点前面两位上台),其他同学在下面做。一分钟。
师:好,写好请下去。大家看,“寒暄”,两位同学都写对了,这个“暄”不要写成“喧哗”的“喧”,“寒暄”是“问寒问暖”的意思。这个字出错率相当高,报纸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
“神采”的“采”,这位同学写成了“ ”,错了。另外也不能加三撇写成“色彩”的“彩”。表示“精神”的“采”是不能有三撇的,“神采飞扬”,“无精打采”,都用这个“采”。看,这位同学索性就不写了。
“穴位”,两位都注对了——“xué”。因为我们也常常可以听到有人会把“穴位”念成“xuè位”,另外也有人读成“xié”,譬如在“眼保健操”里面那个女孩子读成“揉天阴穴
(xié)”,调读对了,音读错了。大家这一点要注意,“xu锓xuè ”“xié”很容易搞错。记得有个广告中把“头皮屑(xiè)”念成了“头皮屑(xuè)”。
“炮烙”,对了;“朱拓”的“拓”好像不太好,这个要钩(指“扌”)。
好,看来,预习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你对中学里最长的小说——《祝福》,作一个情节的复述。两分钟,好吧?请哪位呢?数学科代表来吧。来,你拿个话筒,响一点。
生1:这一篇课文讲的是祥林嫂两次进四叔家做工,后来因为丈夫死了再嫁;然后,第二个丈夫又死了,她因为旁人都看不起她,她去捐了门槛,结果旁人还是看不起她,她就最后沦为一个乞丐。
师:这位同学可以说复述得并不理想。好的,你请坐。应该说小说的情节还是相当清楚的。我们看(打出幻灯:
情节 内容
序幕 祝福景象
结局 寂然死去
开端 初到鲁镇
发展 被迫改嫁
高潮 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
师:一开始是小说的序幕,写了鲁镇的祝福景象,对吧?接下来,先把结局放在前面讲,然后才是小说的开端。祥林死了以后,家里又有一个严厉的婆婆,反正,她逃出来了,对吧?逃出来了,又抓回去,被卖嫁给贺老六。没多久,第二个丈夫死了,再到鲁镇来。这个为什么是高潮?因为第二次到了鲁镇以后,祥林嫂的精神在这里受到了摧残,尤其是不让她备办福礼。而这一点对祥林嫂来讲是致命的打击。最终呢?精神窈陷下去了,成了一个木偶人。所以小说的一开始,当“我”碰到祥林嫂的时候,她已经沦为一个乞丐了,在爆竹声中,寂然死去。最后又写了鲁镇的祝福景象。
我们说,尽管阅读小说要能够理清情节线索,这也是《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而今天我们这一堂课的任务,倒不是主要地去理清情节,关键是要去体会,在一种怎样的典型的环境当中去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我们今天的目的就是要搞清一个问题,理解环境,典型环境,是鲁镇这一个典型环境。
下面我先请位同学谈谈看,你是怎么理解典型环境的?(略顿)请化学科代表。
生2∶我觉得典型环境,就是祥林嫂死去的那个祝福夜晚的景象,它体现了祥林嫂悲惨的死去而一些封建卫道士他们却过得很好,体现了那种封建制度社会的残酷现象,揭露了封建社会这种不好的制度。
师:好了?我的意思呢,是想请你谈谈你对典型环境的理解。
生2:我觉得典型环境必须要能够体现出这篇文章的中心。
师:请坐。金陵中学也是一个典型环境吧?像尖顶的钟楼,科学馆等等,这些很好,很漂亮,这只是一个方面,是自然环境;而更重要的是金陵中学的——
生齐: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