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1)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小题,约10420字。
2011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1)
语文试题【原人教版】
题 号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得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菲薄(fěi) 嬗变(shàn) 鞭鞘(shāo) 闭目塞听(sè)
B.僭越(jiàn) 黏土(nián) 叨咕(dáo) 缀玉连珠(zhuì)
C.炭疽(jū) 逶迤(wēi) 禁受(jīn) 积重难返(zhòng)
D.骄横(héng) 粜米(tiào) 遴选(lín) 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改革开放30年的壮丽画卷上,上海浦东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B.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C.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全面回归和复兴,过去境遇冷落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开始大模大样登上舞台。
D.锦绣家园社区的张大妈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一听说南方遭受严重旱灾,马上义形于色,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积极协助动员社区群众参加赈灾行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阔步前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一年一度的东江市第十五届集邮活动日主会场活动今天在邮电大厦举行,副市长到会表示祝贺。
C.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D.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
①19世纪之前,欧洲就出现了长达两百年的“中国热”。
②现在到欧洲旅游,不少景点都能发现中国式建筑。
③中国其实有不逊于任何民族的优秀文化。
④伏尔泰曾说:中华文明昌盛发达的时候,部分欧洲人“还只是一群在森林中流浪的野人”。
⑤回顾历史,可受启发。
A.④⑤①②③ B.④⑤③①② C.③④①②⑤ D.③⑤①②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倡导全民阅读不必排斥网络阅读
现代社会,很多人面对诱惑,渐渐变得浮躁起来;孩子们因沉重的学业负担,往往无暇在课外阅读经典名著;网络文化盛行,使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疏远了经典阅读,而处于“浅阅读”状态中——有人因此惊叹:传统阅读的逻辑性遭到了破坏。
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名著,既可以拓宽视野,增加文化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基础。这一切应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现在的学校里,许多学生似乎只在读教科书,许多老师也似乎只在读辅导书。以这样的功利性的阅读状态,能读出快乐来吗?因此,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阅读率为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