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1届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2题,约11790字。
河南省洛阳市2011届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3题。
1.196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果园 B.弃耕地 C.水稻田 D.鱼塘
2.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地区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香港郊区
3.1961—1991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①农业劳动力不足 ②水果花卉利润大 ③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④城市用地规模大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读下图,回答4—5题。
第一代产业园区(筑巢引凤) 第二代产业园区(腾巢换鸟)
4.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 B.获取邻厂信息
C.靠近原料产地 D.生产协作条件好
5.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地质历史时期的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之后,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下图,回答6—7题。
6.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
和纬度分别是
A.温带,35°~45°N
B.热带,5°~15°N
C.寒带,35°~55°N
D.亚热带,25°~35°N
7.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
B.四川盆地变暖、变湿
C.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变湿
D.塔里木盆地变冷、变湿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0年11月29日~l2月11日, 早第三纪红色碎屑岩系分布示意图
《联合园气侯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读下图,回答8—9题。
8.图中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A.4cm2 B.40cm2
C.80cm2 D.8cm2
9.会议期间,某日坎昆日出时,某地也恰好日出,但
昼长比坎昆长,则坎昆位于该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力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天然河道河水含沙量随时间和空间处于变化当中,下因为某天然河道含沙量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