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在画中游——论绘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让语文教学在画中游
——论绘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摘要:语文教学要重视开发和利用绘图,实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多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绘图 开发 利用 《新课程标准》 审美 想像 创新 语文素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道出了中国绘画跟文字之间相互补充与渗透的关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绘图的开发和利用,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更好地阐释、领悟课文内容与精神,实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多学科间的互相渗透”,以提升学生对文字、对文字形象的解读、想像、审美、批判的能力。
一、利用好现成的绘图资料,挖掘出“具像”包含的丰富信息。
语文教学中要把绘图放在跟课文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研究学习。譬如教《中国石拱桥》,教师如果把赵州桥的投影片一放,说,“大家看看,这就是最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学生一看,“不过如此”,影响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情绪。教师应该让同学们先预习课文,仔细研读内容后,画出赵州桥的外形轮廓及内部构造的独特之处;等到上课了,让大家拿出自己的“作品”,小组里互相指正,对照课文仔细评判;最后再投影原像,并且让大家说说自己画的桥哪个方面对了,哪个方面错了,为什么错了。学生分析对照的过程,实则是检查思维成果的过程,他们能及时发现两者的区别,吸收有益信息,剔除无用内容,这就让他们逐步学会了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这样的画图教学,完全和课文内容融为一体了,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观察、分析、对比、探究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诸多方面的学习品质,充分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