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24 15:4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9小题,约6850字。

  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请答在机读卡上)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I卷(22分)
  一、基础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鼙鼓(pí)      迤俪(yǐlǐ)      青冢(zhǒng)      架梁之椽(yuán)
  B、钗擘( bò)     修葺( qì)      踯躅(zhízhú)    鼎铛玉石 (dāng)
  C、聒噪( guō)    联袂(mèi)      坼裂( chè)      洎牧以谗诛 (jì)
  D、剽悍(biāo)     羸弱(léi)      霰雪( xiàn)      呱呱而泣(guā)
  2、下面句中加点词用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辉的父母都下岗了,家里十分困难。我们几个好朋友鼎力相助,帮他凑齐了新学期
  的学费,渡过了难关。   
  B、面对事关民生疾苦的问题,政府绝不能虚以委蛇,做表面文章,应该真诚地拿出解决方案。
  C、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我校林雨同学首当其冲,在开场五分钟的时候就攻破对方球门,最终使我校以1:0的比分赢得了比赛。           
  D、他写文章很是马虎,经常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他的文章真叫老师头疼。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C、在过去十年间,因为赌权的开放,澳门创造了年均GDP增速14%,人均GDP由113739元增至315825元的成果。
  D、《Slant》杂志评论说,今年北美影视成绩卓著,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电影产业还是按照“高回报、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方式继续运作。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楚辞》收集战国时代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B、杜甫,字子美,河南巩人。生处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
  C、温庭筠,字飞卿,才思敏捷。能词,词风秾艳,词藻华丽,为花间词人之鼻祖,对晚唐五代词和宋词影响很大。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还与花间派词人韦庄并称“温韦”。
  D、白居易的诗 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5、学习了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请指出下列讲解正确的一项  (     )
  A、“以意逆志”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欣赏诗歌的一个基本方法。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就是说,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悖逆作者的本意。
  B、汉代散文可分史传文、政论文、赋三类。汉代史传文作家,西汉有班固,东汉有司马迁。司马迁的《史记》,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形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既是伟大的史学著作,又有极高的文学性,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到战国时期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诗经》的内容包括“风”“雅”“颂”,《诗经》的精华就在于“雅”和“颂”,因为这些作品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
  D、《论语》是儒学的精华和源头,是儒学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语录体的典范,句子富有变化,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点到即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每题2分,共6分)
  ⑴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 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