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尝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农村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尝试
内容提要:在中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如何在基础较为薄弱的农村初中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难题。本文将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分层,选题等方面简要谈论一些本人的粗浅的看法与做法。
关键词:内涵、分层、选题
目前新颁布的高中教学大纲,提出了课题学习,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学习方式。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同时,把“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性教学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但在农村初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都觉得十分遥远,仍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实际上是对研究性学习缺乏一种深层次的理解。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性课程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与21世纪教育四个支柱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相一致的。它突出了学生在受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活动的空间,又优化了学生的智能结构,且它也不排除教师的指导作用,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但这种指导与一般的“传授”与“教导”有着质的区别。教师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了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研究性学习又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还是一种教育思想,因而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凡是有利于学习科学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方式,都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