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七次月考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题,约7580字。
常德市一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七次月考政治试题
命题人:高三政治备课组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0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发表演讲,呼吁欧洲的领导人和工商界不要参与压迫人民币升值,否则将给全世界带来灾难。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过大会使
①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减弱,出口企业经营困难②工人失业人数增加,影响社会稳定③外商生产成本上升,进口贸易受阻④居民人民币存款储蓄缩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9月CPI同比上涨3.6%,我国连续8个月实际利率为负。回答2—5题。
2.8月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蔬菜价格上涨19.2%,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新涨价因素“贡献”了70%左右。这将会
①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生活成本②导致食品的需求弹性增大③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导致食品的自身价值上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面对CPI不断走高,我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行政手段,调控商品市场价格②提高工资和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③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④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小幅加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4.为跑赢CPI,有人将手中的人民币换成黄金。从一定意义看,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在于
A.纸币只是价值符号,黄金是一般等价物B.黄金作为贵金属,其价值量比纸币大
C.黄金作为金属货币,其本身不会贬值D.投资黄金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5.物价上涨,使通货膨胀预期加剧。下列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举措是
A.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B.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C.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货币量→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D.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6.在经济学领域,“破窗理论”的意思是窗户玻璃被打破,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能带来玻璃制造商、建筑商等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这主要体现了
A.分配对经济的调节作用B.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制约作用
C.互补商品价格的相互作用D.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7.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车船税法草案初次提请审议。我国车船税新政策将分为7个梯度按照排量进行征税,排量在1.0升及以下的乘用车税负减轻,大排量乘用车税负则大幅增加。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