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1小题,约5910字。
2010—2011学年度苏州中学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检测
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
选择题(共42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N-N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N放出942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沸点比P4(白磷)高
C.N4正四面体结构中键角为109°28′
D.1 mo1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出882 kJ热量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B.ZR–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C.HCl的电子式: D.乙烯的最简式:CH2
3.利用相关数据作出的推理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用键能大小的数据,可判断分子的稳定性
B.用原子半径的数据,可推断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C.用沸点数据,可推测能否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馏的方法分离开来
D.用溶解度数据,可判断煮沸Mg(HCO3)2溶液所得产物是Mg(OH)2还是MgCO3
4.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碳正离子(CH3+)中含电子数为10×6.02×1023
B.1 mol油酸分子中含有的双键数为6.02×1023
C.60 g SiO2与足量纯碱高温下反应,释放出气体分子数为6.02×1023
D.6.4 g铜与足量硫完全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0.2×6.02×1023
5.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检测某溶液是否含有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 溶液和稀盐酸
6.下列在有关工业生产的主要设备中采取的措施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 化学工业 主要设备 措施 目的
A. 电解食盐水 电解槽 阳离子交换膜 只允许Na+通过
B. 合成氨 合成塔 500℃左右 提高氨的日产量
C. 接触法制硫酸 接触室 五氧化二钒 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