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圆的专题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一讲 算法的概念
一、引例
“鸡兔同笼”是我国隋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个有趣而具有深远影响的题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算术方法:若没有兔,则雉应为35只,足就是70.但是现在有94足,造成足数目不够的原因是假定没有兔,每有一只兔便会增加2足,所以应该有(94-70)÷2=12只兔,有35-12=23只雉。
代数方法:设有雉x只,兔y只,则有
由(1)得:x=35-y,代入(2)得2(35-y)+4y =94,即 ,将y=12代入(1)得x=35-12=23。
当然也可以用加减消元法求解。
二、算法的概念
例1 解方程组
步骤:
第一步:S1 (2)-(1)×2,得2y=24。 (3)
第二步:S2 解(3)得y=12。
第三步:S3 (1)×4- (2)得:2x =46。 (4)
第四步:S4 解(4)得x =23。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
例2写出求方程组 的解的算法.
解:第一步:②×a1 - ①×a2,得: ③
第二步:解③得 ;
第三步:将 代入①,得
第四步:得到方程组的解。
算法概念:
“算法”通常是指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解题步骤,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够解决一类问题。
例3设计一个算法,判断7是否为质数。
第一步:用2除7,得到余数1,余数不为0,所以2不能整除7;
第二步:用3除7,得到余数1,余数不为0,所以3不能整除7;
第三步:用4除7,得到余数3,余数不为0,所以4不能整除7;
第四步:用5除7,得到余数2,余数不为0,所以5不能整除7;
第五步:用6除7,得到余数1,余数不为0,所以6不能整除7。因此,7是质数。
思考:(1)设计一个算法,判断35是否为质数;
(2)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任意正整数n(n>2)是否为质数。
错误:第一步:用2除n,得到余数r,若余数r不为0,则2不能整除7,否则n不是为质数;
第二步:用3除n,得到余数r,若余数r不为0,则3不能整除7,否则n不是为质数;
第三步:用4除n,得到余数r,若余数r不为0,则4不能整除7,否则n不是为质数;
……
第n-2步:用n-1除n,得到余数r,若余数r不为0,则4不能整除7,否则n不是为质数。
三、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顺序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例4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任意正整数n(n>2)是否为质数。
第一步:给定正整数n(n>2);
第二步:令i=2;
第三步:用i除n,得到余数r,判断余数r是否为0,若是,则n不是质数,结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