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教案1
- 资源简介:
《包法利夫人》教案
淄博实验中学 张敬涛
一、案例的提出
《包法利夫人》是十九世纪欧美经典小说第三单元:直面惨淡人生中第一篇,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福楼拜的名作在本书中,这一篇是节选部分,叙述的是爱玛负债累累以后的境况她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侧重对人心邪恶、社会及其意识形态之黑暗荒诞的揭露与批判
二、案例的目的:
这篇文本,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侧重在把握人物形象,通过哪些手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旨在可以直接用教案上课及学案检测
三、案例的内容:
案例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时数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
四、案例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把握故事情节,能分析小说节选部分中的主要矛盾冲突;
2. 把握人物形象,能分析主要人物的内心矛盾,感受人物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
3. 把握小说主题,分析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本文出色的描摹人物的手法;
2. 能分析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
教学时数:
二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关于福楼拜:
出身:小说巨匠,《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去世后七年,正当法国公众猜测这位大师是否后继有人的时候,一位隐居乡野的无名作者,出人意料地以一部惊动法庭并被提出公诉的小说作了回答,这位作者就是福楼拜,这部小说就是《包法利夫人》
作家福楼拜(1821—1880)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法国19世纪小说史上三位巨人之一福楼拜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童年在浪漫主义风靡法国时度过,雨果曾是他心目中的偶像福楼拜曾在巴黎攻读法律,因病辍学福楼拜的出身对他的写作有巨大的影响:看惯了手术刀的他不相信宗教,崇拜真实——这在他的小说中都有充分的反映他依靠丰裕的遗产过活,专心于文学创作,他终生过着独身生活
艺术成就:福楼拜是一个极其严谨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强调小说取材应像科学试验一样精确无误在小说艺术上,他首创客观、冷静、平实的“零度风格”,主张小说家从小说中退出,避免流露作者自己的主观意愿,也不轻易作道德上的善恶判断
福楼拜是法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语言巨匠,其作品历来被认为是法语艺术典范从《包法利夫人》问世以后,小说家知道即使是小说,也要精雕细琢这不仅是一部模范小说,也是一篇模范散文福楼拜的创作有唯美主义倾向,但他又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这种奇妙的结合,使他在法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2、故事梗概:(幻灯片展示)
《包法利夫人》以七月王朝统治时期为时代背景,展现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充满浪漫幻想的平民女子的悲剧一生爱玛是一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