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浙江省兰溪八中 陈寒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由此可见,面对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刻不容缓的问题。语文教学要切实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自主的学。可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练、辅导员,学生是主角、主人。“教”完全是为了“学”,要服从于‘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那么,怎么去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呢?笔者认为:
(一)发扬教学民主,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要把自己从“神坛”上请下来,尊重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创建宽松自如的民主气氛,热情鼓励、积极引导,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
说到语文教学的平等对话,笔者不由想起曾在资料上看到的一个故事:一天,希腊的大学者、大教育家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长满麦穗的天地边,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弟子们走进麦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他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就随手扔了。因为他们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头,机会还很多呢。直到苏格拉底大喝一声:“你们已经到头了!”弟子们才如梦初醒。苏格拉底问:“究竟地里有没有最大的一穗呢?”弟子们说:“肯定有。”苏格拉底说:“是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到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找到最大的一穗呢?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摘下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