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感悟,用情表达——我的作文教学观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用心感悟 用情表达
——我的作文教学观
湖南常德市莲池中学:李先明
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学生平时的日记、随笔中,不乏精彩亮丽之处,哪怕是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也时常灵光乍现、妙语惊人。可一旦给学生们命题、半命题,特别是上了考场,其习作则无感受、无感情,难有创新、缺乏灵气甚至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既便是平时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亦无过人之处,但审视其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似乎又无不妥之处,这种现象着实令人匪夷所思、头痛不已。
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是我们的作文观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从而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出现了一定的片面性——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写作技法训练,把写作当作一门“手艺” 来教,极力告诉他们“怎样写”;而没有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心灵感悟与情感体验,把“写什么”列为了作文教学的次要内容。
我们一直以来把作文课堂教学完全纳入作文技法训练之中,基本上按照文章学的体系去确定训练步骤,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开头、结尾、风格、语言等等。在技法训练的同时,列举名篇、例文加以印证。但总体上没有完整的内容,也没有按一定的序列制订长期的训练计划,于是,后来便“对症下药”,加强了作文技法训练的计划性,编制出一个训练序列来,先按文体分大类,在按其要点罗列小的训练目标,施教过程中力求学生点点达标。我们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做到语句通顺;然后再教他们按文章体式安排篇章结构,做到条理分明。与此同时,我们花大量时间精力教其积累丰富的词汇、运用各种修辞技巧,使文章生动、优美。这种做法就像学木工,在师父地指导下,先得学会使用斧、刨、钻、凿,加工出家具部件,再学会将部件组装成家具,并尽力使其美观、精巧。然而,事实却事与愿违,许多“徒弟”的“手艺”提高并不显著,达不到我们预先设定的期望值。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