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下水,学生上岸——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老师下水,学生上岸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
画溪初中 王新华
[内容提要]
1. 正值春风化雨之际,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标,提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采用学生批改作文的方式切实可行;
2. 指出现今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心如枯井,没内容写;
〈〉恨之愤之,缺少兴趣;
〈〉隐性反应,时效性慢;
〈〉千篇一面,缺乏创新;
〈〉固守其位,模式僵化;
3. 结合例子论述采用学生批改作文的教学方式的几点理由:
〈〉我笔写我心,用心评作文——自主
〈〉柳暗花明又一村——探究
〈〉天下谁人不识君——合作
4.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总结全篇。
[关键词语]
互批 自主 合作 探究 创新 开放 兴趣
教育界春风化雨,让大家期盼已久的新课程改革正式推行。新教材的运用如同春雨般点点滋润祖国花朵。在大家欢欣鼓舞之时,我们面临着更加艰巨更有意义的任务。例如如何在“老大难”作文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问题。在此,我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体会谈一点看法。
我们在大力提倡教师下水,鼓励教师身先士卒积极写作的同时,我觉得不妨让学生上岸结网,批改作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初中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连魏书生老师也称:语文老师最苦的差事就是批改作文。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学生对作文没兴趣,语文课即至少失败一半。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