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铺中学2005年高中语文第一册11月份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三十铺中学高一月考试题(11月底)
命题人 陈昌宏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坎坷 可汗 呵护 孟轲 苛捐杂税
B 、谒见 揭短 竭石 渴望 浪遏飞舟
C 、罗绮 漪沦 崎岖 骑马 倚马可待
D 、峥嵘 挣扎 风筝 睁眼 铁骨铮铮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云彩 神采飞扬 诚恳 开垦土地 B.暄响 寒暄客套 窗扉 敞开心扉
C.炫耀 耀武扬威 慰藉 声名狼藉 D.忧郁 犹豫不决 清凉 青山绿水
3.下列各句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年中秋月圆之夜,天公不作美,看来,月圆之景我们是无福 了。
②他是我的铁哥们儿,为人很讲 ,敢为朋友两肋插刀。
③报考高等院校,需具备高中毕业或同等 的文化程度。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A. 消受 义气 学力 终身 B. 受用 意气 学力 终生
C. 消受 义气 学历 终生 D. 受用 意气 学历 终身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B.《诗经·斯干》那首诗里就是拿舞的姿势来赞美周宣王的宫室,说它“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C.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
D.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5、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不当的是( )
A.教室里鸦雀无声,有的同学在看书,有的同学在整理笔记,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
B.这些老人都被市政府安置到敬老院,他们在那里正享受着天伦之乐。
C.他的这一举动,使我在很长时间里建立起来的对他的好感荡然无存。
D.美国这次打伊拉克,一方面是为了“倒萨”,另一方面是想在阿位伯国家中杀一儆百。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年轻有为的高三学子们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对中华民族复兴有着较大贡献的人才。
B 、这家工厂的干部职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经营效益有了极大的改善,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
C 、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从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朱自清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因此对他的诗作予以热情的评价。
D. 警方已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分析、勘查取证,基本确定犯罪嫌疑人系该公司内部人员。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10题 。
两百多年前,富兰克林曾说:“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后悔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新事物。”想一想“新事物”有哪些:火车、轮船、飞机、高楼、自来水、电话、电灯、电影、电视、手机、电脑、器官移植、核能发电、人造卫星等等,几乎无穷无尽。
为什么这两百年产生了这么多新事物?是因为工业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百年前全球农业人口占总数的80%以上;现在,美国农业人口仅占全国1%-2%,粮食不仅可供全国食用,还可大量出口。我再举一例,去年《财富》杂志称,近30年来成立 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近1万亿美元,而且还在与日俱增。
这两百年,尤其是近百年、近50年来,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世的前进:首先是科学,科学有带动工业;工业则带动经济;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科技发展,如20世纪出现的统计学,在农、工、医等方面都有着决定性影响。科技、工业、经济三个互相连锁的因素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这会对将来产生什么影响很难讲。前些时候有个惊人的消息说,有生物学家估计,到2050年,人均寿命可达150岁。我不知道是否会这样,但我希望这件事不要发生,否则影响实在是不可想象。
再看过去50年的发展会得出另一个结论,就是从基本原理转变为工业速度在这50年尤其实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了。例如半导体方面,1965年提出的摩尔定律指出,芯片容量每18个月就加倍;现在已由1971年每个芯片上103个晶体管增加到107个,没有人知道极限在哪里。
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更新的事物将层出不穷,一些今天不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将变成事实;人类的生产力将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更蓬勃地发展;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将持续下去。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有很大的自信心讲的话。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学校、国家,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是多用“科”,还是多用“技”?国家注入资源时,该对“科”多一点,还是该对“技”多一点?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挠头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节选自杨振宁《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有删改)
7、作者说“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不能体现“非常惊人”的一项是
A.、20世纪出现了“几乎无穷无尽”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的新事物。
B.、农业人口数量的巨幅缩减体现了农业生产质量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