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ppt13
- 资源简介:
共23张。课题 速度.doc
高铁.wmv
开花.swf
苏州美景.wmv
速度.ppt
先后落地1_mout.wmv
本课件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的定义、几方面来分析教材内容,最大的特色是素材丰富、形象直观。适合公开课使用。课题 速度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马佳萍
【教学设计】
由于有初一甚至小学数学中行程问题的基础作铺垫,学生对速度公式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将两种不同的比较速度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以一个合适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让学生确实从方法上去理解这两种比较速度方法的合理性,需要在引导技巧上有所突破。
在学生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增加实验的可视程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能够较方便地测出速度的同学给予赞同。在做“测量物体的速度”的实验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实验中的缺点并迅速度地想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对公式、复合单位以及规范计算的格式也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作风起了很大的作用。本节课通过展示社会上出现的超速现象而引起的车祸事故,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2) 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3) 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2)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并掌握用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来测量速度。
(3)学会在测量过程中自己处理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从测量简单的速度的过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这样测量出来的,由此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
(2)通过我国高铁的最高时速,激发学生的名族自豪感;
(3)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得失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超速的危害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从而得出速度的定义
(2)学会测量物体的速度
(3)引导学生规范解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理解速度的含义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资源】
学生:慢羊羊、小鞋车、刻度尺,秒表 (四人一组)
溜溜球10个,玩具小鸡10个、气球5个、纸锥若干、回力小车8个
教师:多媒体投影仪,纸锥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