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复习备考工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则应尽量提高复习备考的指导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练习的盲目性和无效劳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高考语文第一卷中现代文阅读选择题历来是考生失分较多之处。其因盖在考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难以入手,或者是说考生大多从感性出发,未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和分析问题。实际上,这部分无论考科技文,还是社科文。都有其规律性。其一,由于题型的限制,它考察的能力限定于现代文阅读中的“理解”和“分析综合”两点,具体包括“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根据文章进行推断和想像”等层级。其二,其题目设计并非变化万端,而是有较固定的“模式”。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破解问题的钥匙。下面就来谈谈具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毋庸讳言,命题人和应试者是一对矛盾。命题人运用“计谋”,设置迷阵,进行干扰,而应试者则须识破“计谋”,排除干扰,冲出迷阵。对于选择题型而言,命题人是从“误项”和“对项”两方面来设“计”的,但无论“误项”或“对项”,都有常用的“套路”和“计谋”。如果我们套用《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的名称,那么,“误项”中常用的“计谋”主要有:
1、无中生有:即凡该项中提到的内容,或全部,或部分在原文中无表述。
2、偷梁换柱:也可称“偷换概念”:表现为:误项或夸大范围,导致谬误;或缩小范围,以偏概全;或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3、反客为主:也可称“主客颠倒”:表现为:误项或主次颠倒,或先后颠倒,或因果颠倒,或所指颠倒等。
“对项”中常用的“计谋”主要有:
1、暗渡陈仓,也可称“同义转换”:即通过改变表述角度或表述句式等,进行同义转述。
2、李代桃僵,也可称“词语转换”:即以此代彼,也就是说,同一个概念,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但意思不变。
3、擒贼擒王,也可称“提纲挈领”:即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高度概括,重新整合,整合后的内容绝对符合原文的意思。
对于应试者而言,不管解决误项的“计”还是对项的“计”,首先应遵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