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标过程中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几种途径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实施新课标过程中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几种途径
浙江省兰溪八中 陈寒冰
摘要:
想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朗读、质疑解惑、综合性学习等途径,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语文教学进入既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又发展学生能力的境界,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想象力 新课标 语文教学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话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可以说:“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可是以前的语文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此积弊,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
一、利用课文朗读,留下一片想象的天空。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