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能到生物能》ppt2
- 资源简介:
共47张。含高考目标导航、考点各个击破、要点整合、即时突破、深化拓展等。 含配套随堂双基演练与作业手册,约6940字。
第四节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1.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某些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解析:题图中①②④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产生的ATP,其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2O反应生成和[H],因此③是H2O;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原核生物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D
2.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解析:葡萄糖的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葡萄糖中氧的转变过程为C6H12O6→丙酮酸→CO2。第三阶段产生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O2。
答案:D
3. 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 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
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
B.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
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
吸
D.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
吸
解析:装置1中没有CO2,因此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就是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装置2不断释放CO2,同时又不断消耗O2,因此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说明萌发的种子细胞呼吸释放CO2 和消耗O2的体积相等,则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若装置1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说明萌发的种子细胞呼吸只释放CO2未消耗O2,则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
4.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的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解析:本题考查在不同氧浓度下,该器官呼吸方式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如下:
①O2浓度为a时:O2吸收量为零,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不利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②O2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释放CO2量=吸收O2量=3,无氧呼吸释放CO2量为(8-3)=5,据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0.5,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2.5;
③O2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释放CO2量为4,无氧呼吸释放CO2量为(6-4)=2,故无氧呼吸不是最弱,最弱应为零;
④O2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O2吸收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再进行。
答案:B
5.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①是有氧呼吸的后两个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②和③表示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表示ATP的合成和利用,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答案:B
6.(2010•南通模拟)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