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文言文教学活动与反思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文言文教学活动与反思
大关中学 韩振彤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极差。所以教师经常用一句:“可惜了!”加以评价。而一些我们认为智力平平的学生却成绩优秀,并最终成才。
这就涉及到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问题。“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提出的。一般认为,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智力因素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思维、创新;非智力因素至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识、兴趣、性格、动机、需要、目的、信心和价值等。
事实证明:智力因素并非是一个人成功的唯一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智力因素对教学固然起重要作用,但教师更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只有学生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才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讨论
那么,如何做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呢?
除了应该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做一个学生信服的教师。
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是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佩的。打个比方说,就像“王婆卖瓜”,也要“自卖自夸”,当然,这种“自夸”不是吹嘘和炫耀,而是要向学生表现你对所从事专业的精专和深爱。只有这样才会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使他们也能喜爱上你所从教的学科。没有这种感染力,或者说连自己都不热爱的东西,怎么可能要求学生引起兴趣和热爱呢?
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就是“背诵”。背诵从技术难度上看似乎并不大,属于低级思维,但学生似乎对背诵有畏惧心理,也有些对“死记硬背”的东西不以为然。所以教师在背诵教学上就比较头痛。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首先做到“身先士卒”,要学生先做到“亲其师”。
每一届学生接手后,尤其在初一起始阶段,我都要组织一个活动:古诗朗诵比赛。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促进课内古诗及古文的背诵,我规定了几个原则:
1、 以大组为单位,每个人必须参加。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有一人不参加,该组取消评奖资格。这就促使该组学生都积极参加,并且主动帮助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