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学、艺术的成就》课时作业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7 10:18: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2题,约3310字。  《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学、艺术的成就》课时作业
  命 题 报 告
  考查点 难易度
  简单 中档 稍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3、4 5 2、11
  古代文学发展 6、8 7 
  古代艺术的发展 9   10、12
  一、选择题
  1.《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                                     (  )
  A.火药       B.造纸术           C.磁石               D.印刷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制作火药的成分
  以及“其出”后的状况,可知其应是火药。
  答案:A
  2.古代的中国被西方学者称为“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下列图片能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识记能力。以上四项都是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或领先的科技成果,都能证明中国是“发明和发现的国度”,选D。
  答案:D
  3.甘薯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应该是                        (  )
  A.《齐民要术》      B.《氾胜之书》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甘薯是明朝时从菲律宾传入中国的,所以记载其
  特性的是明朝的农书《农政全书》。
  答案:D
  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
  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勤劳致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题中引文,贾思勰认为从事农业生产要按照
  天时、地利来进行,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答案:B
  5.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
  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
  正确的是                                                           (  )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
  B.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禁止任何外来文明传入
  C.中国古代文明并不是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解析:题干材料直接表现的意思是中国人很少对历史进行分析和思考。A、B、C三项的叙述都不正确,中国古代文明在大多数时间里领先世界,在明清以前,中国文明也和外来文明进行过频繁的交流。
  答案:D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