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训练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1 20:54: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6题,约3420字。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训练题
  一、选择题
  1.《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 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③隶书便于书写 ④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演化发展而来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解析:由所学知识就可排除①④,题中引文“起于官狱多事”体现了②,“苟趋省易”体现了③。
  答 案:A
  2.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 认、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①战国时期的音乐发展水平 ②战国 时期的商业发展水平 ③战国时期的冶铸技术 ④战国时期的雕刻艺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编钟是乐器,能体现音乐的发展水平;编钟是青铜乐器,也体现了冶铸技术的发展;错金云纹也显示了战国时期的雕刻艺术,故①③④正确,而②在图片中没有体现,可排除。
  答案:B
  3.在先秦时期,中国的音乐艺术已 较为发达,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①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可吹奏出符合音律的不同音高 ②出现了柔美的南国“清商乐” ③湖北随县出土青铜编钟,钟上铭文记载着上古乐理 ④产生《十面埋伏》等一大批名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②“清商乐”出现于东晋,④中《十面埋伏》产生于明清时期,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要求。
  答案:C
  4.许多的考古出土文物,如唐墓壁画、陕西彬县五代墓的砖雕,青海大通出土的彩陶盆上都有舞蹈图,下列与舞蹈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夏商时代已经产生宫廷舞蹈
  B.汉代设乐府,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
  C.南北朝时,设立了官办的乐舞机构,培训了大批专业艺人,是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期
  D.隋唐时期的民间舞蹈的总体特征是各民族舞蹈艺术大交流、大融合、大创造
  解析: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期应是隋唐时期,而不是南北朝时期。
  答案:C
  5.宋代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的原因主要是(  )
  A.都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B.国家的分裂
  C.战争的频繁         D.文人的刻苦用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