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综合测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题,约12180字。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综合测试题
命题范围:高二哲学常识上第1—4单元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7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75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地区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美洲农作物品种的传入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
B.美洲的金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C.美洲原有的人种结构随着欧洲殖民活动而改变
D.美洲地区成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法国某启蒙思想家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他向封建堡垒发起猛攻,同时绘出一幅资产阶级的理想蓝图。下图是法国大革命中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的场景,这主要体现了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思想 ( )
A.伏尔泰 ——君主立宪制
B.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C.卢 梭 ——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D.霍布斯 ——社会契约
4.19世纪美国的工业化是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帜下完成的。有学者认为: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工业化的深入和扩展重铸了一个强大而“同质”的民族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这里的“同质”是指 ( )
A.推翻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B.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C.统一的联邦和统一的经济制度 D.同一文化和同一的美利坚民族
5.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里有很多资料可以说明财富随国家暴力流动的规律,如俾斯麦于19世纪下半叶使德国统一并于1871打败法国,此后德国一直是欧洲财富和科技的中心。他所说的德国统一是在 (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两次工业革命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D.苏东剧变时期
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了新经济政策后,展开了争论,甲说:“这一政策改变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为政府规定了以租让的方式把森林.矿山等交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乙说:“我用新经济政策中的一个内容就可把你驳倒……。”乙说的内容可能是 ( )
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C.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业国有化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7.经济发展需要模式,但是模式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 )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