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重新选择——《高祖本纪》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550字。
你可以重新选择
作者:蔡建明
《高祖本纪》是苏教版《〈史记〉选读》“不虚美,不隐恶”专题的必读课文,全文共19节。学生在必修阶段从未学过这么长的古文,因此,课前给了学生比较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要求借助注释、工具书及评点读通全文,诵读全文,通晓大意并归纳语段内容,同时圈出疑难词句,理解性的疑难问题可以先提交老师。课堂学习的第一步是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然后按照教师原来的设计顺序研习语段,由学生讲解对语段的理解,即说出文言词句的大意,提醒同学们注意重点文言知识,提出疑难供大家讨论。
师:请生1给我们讲析第1节。
生1:我可以另外选择一个语段吗?
师:(略停顿)可以,请问你选择了哪一个语段?
生1:第12节,我想先读给大家听。
师:请诵读。
(生1诵读,清楚而流畅)
生1:“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王”字要略作停顿,读音与“王独居南郑”的“王”不同。
生2:老师,“戏下”读错了,课本注“同‘麾下’”,应该读本字的音huī。
师:你说得对,应当读本字的音。
(附第12节原文: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这太突然了,由第1节直接跳到第12节,这个要求一下子打乱了课堂的原有设计,它不仅仅意味着语段研习的顺序被打破,研习的方式也会被打破,设计当中需要探究的问题也会被打破,它会派生出无法预料的问题。但是,略作停顿之后,老师同意了这一要求。这一决定显然是正确的,它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思想:选择性。选修阶段,学生有选择课程的自主权,学《〈史记〉选读》就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在文本研习的方式上,学生也应当有选择权。
鉴于选修文本的阅读量大幅增加,精读每一个语段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精读一至两个语段却是可能的。在自读阶段,允许学生整体了解文本并选择自己最有兴趣最有体会的一个语段读懂读透,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学习方式。尊重这一选择,就是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强调的自主选择性。
师:说说你选择这个语段的理由。
生1:这个语段写刘邦“决策东乡,争权天下”,是刘邦事业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个转折点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也善于在等待中抓住时机。“决策东乡”是采纳了韩信、张良的意见,虽然这里没有提到张良,但语段旁注提到了《留侯世家》的记载,说明刘邦虚心纳谏。这些都说明刘邦挺了不起的,所以我选择了它。
师:分析得有道理,还能联系旁注。这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