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考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6090字。 汪清六中2011届高考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0.12
姓名 班级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共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
并填在括号内。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2. 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 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 )
A.实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D.实行不结盟政策
3.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此时“中美关系的改善”表现为 ( )
A.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上海公报》
B.两国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4.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
A. 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 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 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 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5.某博客的一个帖子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绘制了一个
示意图(如右下图)。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超多
强”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 )
A.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
B.法国、德国、英国、日本
C.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D.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
6.自宋代起,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民乐于接受这一经营方式
B. 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大为加强
C. 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D. 土地兼并造成大量无地农民
7.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8.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这反映当时 ( )
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②区域分工明确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生产社会化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 ( )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手工工场主和雇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 )
③表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④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