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时练习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8题,约2100字。《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时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 )
①只有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 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③“这个丢失的省份”是指山东省 ④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
运动,这充分说明五四运动 ( )
A、是资产阶级革命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反帝反封建 D、得到全国所有阶级、阶层的支持
3.1919年6月 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 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个资料说明,当时五四运动已经发展为 ( )
A、工人阶级的爱国运动 B、全国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
C、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D、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4.下图为“五四运动”时期一份报纸的部分内容,导致刊登这一“国内专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学生的旷日持久的罢课 B. 商人罢市斗争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D.工人罢工斗争
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国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七大
6.中国共产党与以往 中国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同,其表现不包括 ( )
A、革命的主要对象 B、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C、革命的指导思想 D、所处的历史环境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