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16 19:51: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5460字。  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25题×2分=50分)
  1.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
  A.分封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附益之法”
  2.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3.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    )
  ①百日维新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甲午海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   (    )
  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②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
  ③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 ④运动具有坚决的斗争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某历史教科书写道:“从1938—1941年,日本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当时的事实真相是  (    )
  A.日本建立伪满洲国,企图转移国际视线
  B.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被迫改变对华方针
  C.百团大战后日本希望中国政府和平谈判
  D.中国全面反攻,日本濒于投降
  6.2007年,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    )
  A.率先获得解放            B.率先进行土地改革
  C.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D.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7.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