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全科试题(5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广西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
广西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数学文.doc
广西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理综.doc
广西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数学理.doc
广西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文综.doc
广西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英语.doc
广西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doc
南宁二中
2011届高三年级11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否决/否极泰来 渐进/东风西渐 扛枪/力能扛鼎
B.疏浚/怙恶不悛 啜泣/气息惙然 惆怅/风流倜傥
C.嚼然/矫枉过正 沏茶/休戚相关 创伤/悲怆欲绝
D.间距/间不容发 鲜见/数见不鲜 下载/千载难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文过饰非 缘木求鱼 见风驶舵 斩钉截铁
B.无上荣光 迫不急待 坐收渔利 各自为阵
C.越俎代庖 妍媸毕露 融汇贯通 目不暇接
D.振聋发聩 明火执仗 集腋成裘 精简机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与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
A.2010年10月20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七届中国—东盟商务投资峰会在南宁隆重开幕。这次博览会聚集了东盟各国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浩如烟海)
B.作为这个偌大世界的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虽然我们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我们都在做着最大的努力! (良莠不齐)
C.凤姐是《红楼梦》中个性十分鲜明的典型人物,她的性格特征是“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以后就成为了人们对风姐的描述了。(口蜜腹剑)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累”二字,“一蹴而就”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 (一挥而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刘量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嚼。
B.为北京申奥成功作出贡献的《申办报告》是一幅全面展现中国北京风采的锦绣画卷,已被国际奥委会收藏,目前陈列在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中。
C.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造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记者曰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也。”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那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是